每天晚上,市畜牧水產局干部吳廣平都要沿著王家河岸道進行慢跑,一邊鍛煉一邊欣賞風景,享受著休閑時光,這樣的生活在他看來最為愜意。
自我市開展王家河水質改善及水生態修復工程以來,按照“水清、水活、水闊、水利”的目標,已基本建成了以水系為紐帶、人水相依、岸綠景美、生態宜居的新城區景色。
如今,沿河岸一路走來,休閑游玩的市民絡繹不絕,兩邊砌石護岸,草木蔥郁、柳絮輕搖,讓人心曠神怡。而坐落河畔的王家河水質保障工程循環水處理站,則擔負著整個河道的“腎臟”功能,對提升河道水質,顯得至關重要。
走進處理站,巨大的水泵房和水池錯落有致,整齊排列在青綠色的草地上,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。這里的循環水處理工程,主要用于王家河流域截污系統溢流的雨水、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后回流至河道以及日常河水循環處理,以保證王家河水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。
來自湖南楷模公司的環保專家陳勁介紹,整個處理站采取生態環保模式,模仿生態自然現象,進行高效沉淀,去除水中雜質和懸浮物后,進行深度生化處理,去除氨氮,可大量降低水中異味。通過這一低能耗的先進手段,讓污水變成合格水,再通過泵站提升到王家河上游,使河水得到有效循環,從而提高河道的自凈能力。
記者站在上游送水口處看到,不到5分鐘,經過處理后的河水經過6.5公里長的距離,如排山倒海般重新進入王家河水道。整個水流氣勢磅礴,奔騰而下,似乎向岳陽人民告知要改變河道水質的決心。“要讓王家河水活起來,環境美起來。”王家河水質保障工程項目部副主任姜四平告訴記者,王家河屬季節性河流,沒有活水來源,河道上下游自然落差大,為保證河水的流動,還在上游桐子嶺以人工的方式新建了一條滾水壩。
這些活水在通過滾水壩時,不但形成了多層次的疊水景觀,還增加了自然曝氣功能,極大改善了水質,從而以“滾水、溢流”的方式達到“水活、水秀”的效果。
據悉,每天都有6萬噸的循環水不斷排入河道。屆時,更多的活水將隨著王家河道浸潤整個南湖,將在市區呈現出“水在城中流、舟在河上行、人在畫中游”的美景。